
介绍:
休宁松萝属绿茶类,为历史名茶。创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产于休宁县松萝山。明清时,松萝山为佛教圣地,早在明洪武年间松萝山盈福寺已名扬江南,香大鼎盛。据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载,松萝茶制法为大方和尚首创。
成份:松萝茶的化学成份有水、单宁、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类,芳香化合物,维生素C、B2、D、P,烟碱酸、无机盐、碘、氟、麦角甾醇等三、四百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特点:休宁松萝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用沸水冲泡,清香四溢。饮后令人神驰心怡。古人有“松萝香气盖龙井”之赞辞。喝过松萝茶的人都知道,初喝头几口稍有苦涩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尝,甘甜醇和,这是茶叶中罕见的橄榄风味。
功效:据有关资料介绍,过去徽州休宁一带流行伤寒、疾时,初染此病的患者,用沸水冲泡松萝茶频饮,三五日即可痊愈;病重者,用炒至焦黄色的糯米,加生姜片、食盐与松萝茶共煮后饮之,也可大奏疗效。松萝茶的药理作用有兴奋、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因此,饮用松萝茶,能消除精神疲劳,增强记忆力。多量煎吸对治痢疾有卓越疗效。儿茶酸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同时可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降低血脂,对冠心病高血压能起到很好的疗效。至今,山东济南一带的老中医开处方时,用松萝茶者甚多。
松萝茶选料上乘、做工精细、品质独特。松萝茶树生长环境独特,仅产于安徽省休宁县城北松萝山上40公里的范围内。松萝山海拔882米,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松萝雪霁”曾被列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松萝茶茶园多分布在该山海拔600-700米之间,此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生长的茶树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壮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上好原料。松萝茶做工精细,主要工艺流程为:鲜叶分级摊放——杀青——揉捻——初烘——微波——分筛摊晾——成型——烘干——成品。松萝茶品质独特,色泽绿润、卷曲匀整、香气高爽。冲泡后汤色绿明,叶底嫩绿,滋味醇厚,带有橄榄之香味,更以其独特的药用保健功效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赵功尚的《中药大词典》,属茶中精品,又被称为“绿色金子”。
休宁松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休宁松萝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 简介
松萝茶为炒青散茶,由于炒青散茶制法比蒸青散茶制法香味好,其制法很快推广到安徽歙县、石台、宣城、泾县、宁国和六安;江西婺源;福建崇安、福安、松溪、清流;湖北黄州等地,松萝茶(因仿松萝制法得名)产区扩大,产量增加,成为出口之大宗,后演变为外销眉茶。
2 产地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距黄山风景区仅43公里,号称"中国第一状元县",南宋至清末休宁县出了19名文武状元,独占全国"状元之乡"螯头。休宁还有"中国有机茶之乡"之称,出产多种名茶。
休宁自东汉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历来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蜚声海内外。休宁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鼎盛。境内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齐云山;有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有分布全县的古民居、古塔、古桥、古牌坊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万安镇。 休宁名茶松萝茶历史悠久,主产于休宁境内松萝山。
松萝山位于城北约15公里,与瑯源山、天宝山、金佛山相望,最高峰海拔882米,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之间,山势险峻,崖悬壁峭,松萝交映,连绵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齐”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山上气侯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
3 品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