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大茶

霍山黄大茶


介绍:
 
  黄大茶:产于霍山、岳西、金寨、六安等地。以霍山县产量最大。其外形梗长叶大,色泽鲜润,梗身金黄,俗称“金枝玉叶”,开汤后,汤色金黄明亮,焦香味浓重,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
   霍山黄大茶是黄茶的一种,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也称皖西黄大茶,以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为佳。
   介绍
    霍山黄大茶,属黄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等县,其中以霍山县大化坪所产的品质最佳。黄大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四、五叶,叶大梗长,黄色黄汤,因而得名。
  近年来,为迎合外销市场需要,该地区更多生产的是红茶、绿茶,而黄茶的生产日渐减少,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黄大茶生产,以满足内销市场。
   特点
    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部似鱼钩;色泽金黄油润。
  内质:香气为高爽焦香;滋味浓厚;汤色黄亮;叶底绿黄。
   判别
    因大枝大叶的茶比较罕见,通常作为判断该茶真伪的一个特征。
  霍山县所辖的衡山镇、大化坪镇、太阳乡、太平畈乡、上土市镇、漫水河镇、落儿岭镇、诸佛庵镇、黑石渡镇、佛子岭镇、磨子潭镇、东西溪乡、单龙寺乡、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等16个乡镇13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00″~116°32′00″,北纬31°03′00″~31°33′00″
  
霍山黄大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1 概述  
  霍山黄大茶,属黄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以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为佳。这种黄茶以大枝大叶的外形为特点,因大枝大叶的茶比较罕见,通常作为判断该茶真伪的一个特征。
 
2 产地环境  
  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公里,105国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东西贯通,大革命时期为鄂豫皖红色区域中心。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人口37万,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5个村、17个社区,是一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以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大化坪、漫水河及诸佛庵等地所产的黄大茶品质最佳,这里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山高云雾多,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植被覆盖率达到76%以上,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4.5-6左右,生态条件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3 历史见证  
  晒干存放的霍山黄大茶历史依据:霍山黄大茶和霍山黄芽同根同脉,主产历史悠久,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霍山县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方);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区筒乘热便贮,虽有缘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篇著作记载了黄大茶的原产地,销售市场,生产器具,贮存包装,药用功能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尤其是这被记载的工艺与现时黄大茶的制法,大致吻合。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本质特征。中国茶叶泰斗陈椽在《安徽茶经》记述:黄茶产地较主阔,浙江的平阳、东阳,霍山、岳西、金寨、六安及湖北英山出产黄大茶,台湾也有黄茶生产,其中以霍山县黄大茶为最著名,产量最多。
  • 本文分类:镜湖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94925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49:11
  • 本文链接:霍山黄大茶
相关推荐
  • 迎驾贡酒

    介绍: 安徽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镇,是国家大型酿酒企业,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支柱企业,其渊源企业为始建于1955年的霍山县佛子岭酒厂。 1 简介 安徽迎驾
    镜湖 20577 浏览
  • 皖西绿茶

    皖西是安徽古老茶区之一,汉献帝建安早间(96-219)记有栽培。唐代的后形成商品,行销冀鲁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陆羽《茶经》中有寿州茶区的记载。历史名茶有六安瓜片、霍山黄
    镜湖 96780 浏览
  • 霍山兰花茶

    大化坪镇:黄芽贡茶、兰花茶、黄大茶等名茶主要产地之一。
    镜湖 74890 浏览
  • 霍山黄芽

    介绍: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为中国名茶之一。 该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镜湖 35650 浏览
  • 名茶

    皖西是全省重点茶区之一,历史名茶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珍眉、舒城兰花、菊花茶等 ( 六安)
    镜湖 5894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