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塔泥蚶

竹塔泥蚶
  民国及其以前,竹塔滩涂有丰富泥蚶资源。竹塔泥蚶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饮誉遐迩。漳江湾浅海滩涂,地处江、海水交汇处,咸淡适中,民国《云霄县志》载:“海潮日再至,两岸淤为泥泊,鳞介诸利广焉,二溪会于海口,中流突起,大洲广袤十余里,名为中洲大涂,其产利视南北渚泥泊尤盛”。大涂在竹塔附近,清末至民国初期,竹塔群众进行人工养殖,年产泥蚶均在40~50吨之间。民国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泥蚶人工养殖较不稳定,多在25~75吨之间徘徊。1956年,县水产科在竹塔建立国营水产养殖场,养殖泥蚶500亩,1957~1973年,年生产泥蚶200~250吨。1974~1976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围垦滩涂为耕地,至1976年泥蚶养殖面积缩减至180多亩,产泥蚶120吨。1980年以后,农村全面实行农业体制改革,随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泥蚶养殖面积与产量不断增加。1984年养殖815亩,产量680吨。80年代后期,由于海区水质、水温、海泥的变化,泥蚶养殖面积与产量逐年减少,正宗的竹塔泥蚶名牌产品所存无几。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上级水产主管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水产作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引进外地泥蚶养殖新技术,改变过去养殖习惯,泥蚶养殖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2年泥蚶养殖面积恢复到500亩,产量374吨。1995年养殖面积扩大到1350亩,产量1435吨。1996年养殖面积1500亩,产量2233吨,超历史最高生产水平。

  竹塔泥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本文分类:漳浦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93857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33:18
  • 本文链接:竹塔泥蚶
相关推荐
  • 下河金枣

    :下河金枣历史上又称霞河金枣,于明万历时期开始引进,是下河乡的主种水果品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和金枣精制品的原料。下河金枣果树种植需经嫁接
    漳浦 54810 浏览
  • 东厦缢蛏

    蛏子,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养殖蛏子要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常有淡水注入的港湾或平坦的滩涂,底质以泥质或泥略带沙为宜。在开春清明前后播
    漳浦 90440 浏览
  • 下河杨桃

    下河杨桃杨桃是云霄传统的拳头产品之一,一度曾以粒大、果甜、色亮泽等优点,畅销港澳东南亚市场。下河乡下河村种植杨桃己有148年的历史。乡里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建立品种改良实
    漳浦 36933 浏览
  • 东厦锯缘青蟹

    东厦锯缘青蟹是云霄特产,具有个体浑圆、外壳颜色比较鲜红,肉质清香、纤维细腻,膏体金黄,咸淡适中,既无咸腥味,又无淡水臭泥气。 云霄县地处东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
    漳浦 23732 浏览
  • 漳州香蕉

    香蕉是漳州市六大名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香蕉的主要产区。改革开放以来,香蕉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成为漳州市水果业的支柱产业
    漳浦 8769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