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芽奇兰茶

白芽奇兰茶


介绍:
 
  白芽奇兰茶,系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局茶叶站和崎岭乡彭溪村科技人员联合从地方茶树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成功的我国珍稀乌龙茶新良种,属灌木型,中叶种,新梢白毫明显,树势中等,树冠半开张,分枝较稠密,着生部位较低。
 
白芽奇兰茶
 
1 简介  
  越冬芽萌发于3月下旬初,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初可采制,在平和年芽梢可抽长四轮左右,有效生长期215-230天;育芽能力强,持嫩性强,产量较高,成年茶园年产干毛茶300-500kg,亩产值6000-10000多元。1997年在福建省茶叶品质鉴评会暨九峰杯茶王赛上,以500克白芽奇兰茶拍卖18元,创当年全国乌龙茶同行业价格之最。
 
白芽奇兰茶
 
2 功效  
  新选育的白芽奇兰茶,1996年通过省级茶树良种审定。白芽奇兰茶采制十分考究,工艺精湛,制优率高。1996年春茶选送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鉴评结果为:“外形坚实匀称,深绿油润;汤色橙黄,香气清高,滋味清爽细腻,叶底红绿相映。总评:白芽奇兰茶品质优良,属青茶类中的优质产品”。1995年5月送样到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进行内含物测定,结果表明:“白芽奇兰茶多酚类含量15.7%,咖啡碱2.8%,儿茶素总量11.78%,氨基酸0.8%。白芽奇兰茶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高于安溪铁观音、色种、乌龙。同时,白芽奇兰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稀有元素,常饮具有提神益思、解酒消滞、降压减肥、消烦解暑、生津活血、延年益寿之功效”。
 
白芽奇兰茶
 
3 获奖  
  平和白芽奇兰茶选育成功以来,在国内外评比中屡获殊荣:1989年5月获“福建省名茶评比一等奖”。1991、1992、1993年连续三次获“福建省优质茶奖”,1993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和国家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1994年获首届闽台“天福杯”一等奖,1995年、1996年又连续二次荣获“福建名茶奖”。1997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1997年又获意大利“国际米兰轻工博览会金奖”,1997、1998年连续获福建名茶奖,1998年获“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中国99昆明世博会福建特色产品展示会金奖”。2000年平和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于“中国茶叶(白芽奇兰茶)之乡”,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被授予中国女排专用茶,2002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9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白芽奇兰茶原产地商标注册认证,2003年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在漳州市秋季茶叶大奖赛上获得茶王桂冠。
 
  白芽奇兰茶盛产于平和县大芹山麓的崎岭、九峰一带,这里山峦起伏,山高雾多,溪流潺潺,土壤肥沃,林竹茂密,所产的白芽奇兰茶,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香突出,兰香幽长,滋味醇爽,品种香溢,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同时,产于大芹山、彭溪岩壑之处的白芽奇兰茶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漳州市乃至福建省的时尚礼品,产品畅销闽粤等省,远销港、澳、台、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县农业三大绿色食品之一,也是西半县山区人民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推广种植白芽奇兰茶6万亩,年产6000多吨。为进一步加快白芽奇兰茶产业化步伐,平和县委、县政府提出“以茶兴农,培植名牌,扩大规模,搞活流通;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外引内联,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规划西部地区的霞寨、崎岭、九峰、长乐、秀峰、芦溪等乡镇为百里白芽奇兰茶产业化基地,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和人力、物力、投入,计划至2010年,努力把西部建成面积10万亩,年产名优茶6000吨,实现年产值3亿元的平和县白芽奇兰茶产业化商品基地,让平和茶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让白芽奇兰茶香飘五湖四海。
  • 本文分类:龙海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89891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33:38
  • 本文链接:白芽奇兰茶
相关推荐
  • 山格查某囡仔肉

    山格查某囡仔肉是指山格生仁糖,该产品在闽南、粤东、台港澳、东南亚等境内外地区均有销售。山格生仁糖还在去年上了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更为平和增加独特魅力。
    龙海 61571 浏览
  • 平和大芹乌龙茶

    平和大芹乌龙茶
    龙海 4901 浏览
  • 坂仔香蕉

    福建省平和县坂仔镇位处闽南金三角腹地,自古以来就有宝鼎境地的美称。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乔木四季常绿,花果月月应市,特别是纵横十里的茫茫蕉海,
    龙海 98092 浏览
  • 白芽奇兰茶叶

    白芽奇兰茶叶 白芽奇兰茶叶:白芽奇兰因其芽梢白毫明显,叶张似竹叶奇兰成品茶具有独特兰花香气的特征,固而得名。它是乌龙茶发展进化中涌现的新品种,
    龙海 69444 浏览
  • 平和薇菜干

    平和薇菜干
    龙海 2799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