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


介绍:
 
1 简介 
  坦洋工夫,主要分布穆阳、福安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年—1936年)的50余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2 坦洋工夫文化  
  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树叶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对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
 
  福安是福建省茶叶发祥地之一,久负盛名的“坦洋工夫”就出自这社口坦洋,闻名中外的“坦洋工夫”属我国四大工夫名茶之一;福建省三大工夫之一。福安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可追溯至晋隋两朝时期,到了唐代已有“比屋皆饮”之习俗。入宋又盛行“斗茶”,出现了“茶马交易”、“茶马互市”方式,以后历经元、明、清、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并开始对外贸易。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工夫”红茶在坦洋村试制成功,大批商贾慕名而来,入山求市,云集坦洋,开设茶行,一时声名远扬,驰名中外。深入坦洋,观旧街市、看古茶坊,访老茶人,当时车水马龙、客商云集仿佛跃然眼前。
 
3 历史记载  
  历元至明清,福安曾隶属于福宁州,州治设霞浦,下辖福安、宁德两县,故州号福宁州。“(茶)福宁州有出”,这是明成化进士、翰林院编修、江西提学佥事、莆田黄潜所编的《八闽通志》中简略的记载。明代谢肇制《长溪琐语》载“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茗”。可见,明代的长溪一带茶树栽培已十分普遍了。但是,当时茶叶生产主要还是自产自用。
 
  十七世纪初,茶叶的饮用开始在欧洲流行。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以后,英国和欧美各国纷纷与中国进行茶叶贸易。英国人捷足先登,于1644年将福建茶叶运到英国,并引起了英国人对茶叶的普遍嗜好。英国政府为了保证国内有一定量茶叶库存,便令东印度公司在厦门设立商务处,组织以福建为主的茶叶运回英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开放后,茶叶输出逐渐增多,促进各地开荒种茶,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遍瑜香船,嗣后口岸决定于广州”,同时还规定茶叶出口只能茶商行代办,禁止民间交易。由于福安水路可通达广州,茶叶运销对路远销有利。头脑灵活的坦洋人,审时度势,纷纷改开荒种茶为试制新茶,做起茶行的生意。他们以“坦洋菜茶”为原料,细制桂香茶,打开国内外市场。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宁茶客来坦洋购茶,将红茶制作(自然萎凋、手工揉捻、室内发酵、炭火烘焙)从崇安传入坦洋,以坦洋菜茶鲜味做原料生产出来工夫红茶,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当地又称乌茶),内质香味清香甜和,汤色鲜红呈金边,叶底红匀光亮。坦洋村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办的万兴隆茶庄最早茶标“坦洋工夫”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年创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在掀开坦洋茶叶历史新篇章的同时,也开创一段闽红的传奇,树立了“坦洋工夫”茶史的丰碑。就像武夷的正山小种红茶中的极品是金骏眉一样,坦洋功夫红茶也有极品等级的茶,那就是归岭红茶,该品种的产量极小,只有福安和寿宁交界的茶岭村和茶坪村之间,海拔1080米的方圆十公里的高山上才有,非常稀有。
  • 本文分类:柘荣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85765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33:40
  • 本文链接:坦洋工夫
相关推荐
  • 福安茉莉花茶

    福安茉莉花茶
    柘荣 62014 浏览
  • 溪塔刺葡萄

    穆云乡葡萄产业带.以溪塔刺葡萄沟为主产地,遍及虎头村、玉林、高岭等16个村,面积1200多亩,年产量逾1500多吨。其中虎头村的刺葡萄苗产业最好。畲族群众在种植野生刺葡萄中,结合
    柘荣 97705 浏览
  • 福安穆阳水蜜桃

    穆阳水蜜桃是我省水蜜桃名品,闻名省内外。当地土壤优良、气候环境适应,生产出的水蜜桃形成了果大、核小、味甜、外形美观、色泽鲜艳、肉质柔软多汁等风味特点。通过无公害农
    柘荣 61161 浏览
  • 福安油茶油

    由福安市油茶协会负责申报的福安油茶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这是该市继福安绿竹笋、福安巨峰葡萄、&
    柘荣 59179 浏览
  • 晚熟荔枝

    晚熟荔枝盛产于霞浦、宁德、福安等沿海县(市)。闽东晚熟荔枝4月初开花,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具有果肉厚而多汁,核小,味甜微酸的特点。( 宁德)
    柘荣 1565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