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豆参

南峰豆参
  俗话说:参为难得之宝。东北山中有人参,汪洋大海里有海参,殊不知在江南水乡的都昌县南峰乡,还有一种豆参。它用大豆制成,长约三寸,色泽金黄,体形溜圆,清香可口,富含营养,可谓食中一珍。   南峰豆参有悠久的历史。在都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很久以前,观音大士与杜康比试本领,看谁能充分利用五谷,为下界百姓制造出好吃的东西。杜康用米谷酿出了美酒,观音利用大豆制成了豆腐。双方难分胜负,决定到凡间请百姓评判。他们按下云头,请来许多人品评。不少人说美酒比豆腐的味道好;唯独都昌南峰人说:"豆腐能做百个菜,一场能出百样味;而且豆渣能吃,酒渣不能吃,做酒太浪费粮食。"一席话说得杜康心服认输而去。观音十分高兴,为了表示感谢,她教会南峰人用豆腐加工出一种形若人参,味道鲜美的食品,成了百样豆腐菜中最好的一种,并起名为豆参。从此,南峰豆参就美名远播,成了当地的传统产品。   南峰豆参以当地盛产的乌豆和黄豆为原料,乌豆11斤可加工成豆参13斤;黄豆汁水好,11斤可加工成豆参14斤。加工的方法是先把豆子磨成豆瓣,除清豆壳,加水浸盖3-4个钟头。豆瓣浸发胀大即上磨,加水细磨成浆,然后冲入开水泡浆,并用棍在浆桶里将浆"打"匀,接着倒进布袋滤渣。滤出的浆汁再下锅烧开,烧开的浆汁又一次倒进浆桶。加入石膏浆"打"匀,成豆腐花,随即上轧筋,轧成豆干。将豆干切成阔约半寸,长约两寸余的豆条下油锅煎炸。所用油无论是菜油、芝麻油、花生油、棉油、猪油皆可,但以菜油和芝麻油为最好。豆条下锅后,不停地用铁瓢翻动,此时要特别注意火候。火大了,锅里的油就会起泡,使豆条爆开。这时,可用一碗冷水沿锅边慢慢淋下,使热油降到合适的温度。"淋水"是项绝活,只有多年实践的老师傅才能做到适时适度。豆条在油中慢慢地膨大"圆身",形如一支金灿灿的参条,用手一掰,里面状如一朵绚丽的菊花,酷似人参横截面上的菊米心。这样煎炸的豆参一般可储存3-4个月而味道不变。   南峰豆参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且熟食绵软,是老幼咸宜的佳品。豆参可以单独成菜,菜形美观,口味独特。尤其是和鸡、肉、鱼等一同炆煮,它饱吸高汤浓汁,浑身水亮,一口咬下,热汤四溢,绵软如絮,鲜香满口,令人不愿辍筷。都昌名菜鲇鱼炆豆参,就是用南峰豆参和鄱阳湖中肉质细嫩的鲇鱼炆煮,味道异常鲜美,凡是来都昌的客人都喜欢品尝的的佳肴。   不少地方学习南峰的方法炸制豆参,但成品干硬,质量相差很远。究其原因,这与南峰地方的水质有关。南峰的井水传说是观音大士手里净瓶中的"杨柳水",清冽甘甜,用它制成豆腐质佳味美,炸制的豆参俱属上乘之品,不用南峰井水制作的豆参,质量就是不好。每逢年节,南峰方园二十里的地方,村村垒灶架锅,火旺油香,炸制出数十万斤豆参,不但供应本县,且畅销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近年来,由于都昌县努力发展大豆生产,为南峰豆参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南峰豆参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人们餐桌上可常见到这别具风味的佳肴了。( 九江)
  • 本文分类:武宁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19167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36:06
  • 本文链接:南峰豆参
相关推荐
  • 红眼银鱼

    鄱阳湖银鱼: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r
    武宁 13223 浏览
  • 都昌大白桃

    都昌大白桃果实外观美,近球形,表皮乳白色,顶端有红晕,果形大,品质优,肉质脆嫩,有芳香气
    武宁 77339 浏览
  • 都昌银鱼干

    请避开阳光照射及高温潮湿 ,置放阴凉干燥处,为更好保证产品品质并延长保质期,因此请大家收到后及时将产品放于冰箱内冷藏。否则长期高温高湿的环境会导致其发霉。 制作方
    武宁 74487 浏览
  • 都昌紫皮蒜

    紫皮蒜:都昌紫皮蒜是在我县阳储山脉独特的小气候条件下和土壤上形成的地方品种,具有种皮紫红、肉质洁白、香味久长、辛味浓郁、闻味强劲等特性,率香味远超过其它品
    武宁 51944 浏览
  • 黑蚬

    黑蚬:鄱阳湖特产,淡水蚌类,体积小、介壳园形或心脏形,表面有轮状纹。肉鲜美,营养价值高,属低脂肪、高蛋白食品,产品远销上海、浙江、北京、广东、福建等省,还出口日本
    武宁 6041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