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思梨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属稀有珍品。因产于靖远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鸡蛋,质细味甜,香味浓郁,核小个头均匀,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异于他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县进贡品之一。梨木面积极小,易地栽植不佳。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崖头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调查共有老树11株,树龄高达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树30多株,年产1500公斤左右,株产150公斤,多为礼品使用,市场销售极少,故而“以稀为贵”。目前尚存不多,仅有28株。     关于哈思梨的有一个传说,哈思吉堡是蒙语稀泥滩之意,在靖远古丝绸北路索桥渡之南十余里处。这里虽是丝路的歇脚点,却四围干山枯岭,堡址在一片稀泥滩之畔。离这里不远黄河之边的大小口子,则沃野毗连,枣树成林,别有天地。     哈思吉堡一带的人,终年辛勤劳动,从不知梨儿是怎样长成的,有时他们看到过路客人从邠州带来的梨儿既黄又嫩,偶尝一枚,香甜无比,使他们驰慕着:我们这里能有一棵梨树,该多好啊!     某年一个过路的客人把吃过的梨核,抛在了稀泥滩上,春暖花开的时候,有几株细嫩的不知名堂的幼苗从稀泥滩的小溪边萌芽。一位好奇的老农把它当成宝贝似的保护,不让任何人伤损,几年之后这幼苗成了棵棵小树,可是究竟是什么树,谁也无法辨别。不幸老人去世了,他临终的时候,嘱咐儿子一定把他葬埋在这小树之旁,他要魂附小树,使它结出比邠州梨更美的梨子来。儿子遵照遗嘱把老人埋在了小树旁边,一年之后小树上开遍了洁白馨香的小花,到秋天又结满比鸭蛋稍小,颗颗金黄的小梨。梨子成熟的时候,儿子把第一颗梨摘下来以刀剖开献在父亲的墓前,让老人家的阴灵第一个来尝他亲手培育下的果实。第二天儿子来墓前一看,奇迹出现了,他剖开献在墓前的那颗梨,竟是嫩白如初,不发黄色。这话一传出去,村人皆来索尝,果是奇梨剖开经宿洁白。从此,名扬天下,成了敬皇上的贡品,官府每年秋后便派人前来守摘,一般老百姓则是难以吃到。     官府让老百姓扩大栽培,谁知除了老人家墓旁的几株外,新栽的梨树结下的梨儿,却无此特点。为了进贡,多以假充真,真正能吃上哈思梨的人还是那些压迫农民的人。日子久了,这些梨树形将枯死绝迹,更为稀罕。     新中国建立后,枯老的哈思梨树,又在哈思吉村重发新枝,开花结果,不断发展。 
  • 本文分类:红古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4954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40:19
  • 本文链接:哈思梨
相关推荐
  • 小口大枣

    小口大枣,甘肃省靖远县特产,因原产于该县石门乡小口村而得名。具有久旱亦可结实,鲜枣果大粒重、香脆可口,干枣久放不干、肉厚味浓、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食用、药用
    红古 17402 浏览
  • 靖远黑瓜子

    靖远黑瓜子 黑瓜子其片大、皮薄、板平、口松、肉厚、乌黑发亮、味香隽永、品质优异等特点而著称,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黑瓜子可加工成五香、奶油、咸淡、甜味、多味等
    红古 14483 浏览
  • 灯笼辣椒

    灯笼辣椒 灯笼辣椒学名(Yargrossumbaily),地方名大辣子、园辣子、甜椒,为靖远优质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开张,叶片厚大,生长势强,要求光照、通风条件良好。果实扁园,纵沟
    红古 59158 浏览
  • 陇上佳肴羊羔肉

    靖远盛产羊肉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吴家川岩画中就有大角羊和无角羊形象。据《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唐时古会州贡品就有羯、毡、羊、裘等特产,古今往来,羊羔肉
    红古 52296 浏览
  • 北方铜鱼

    鸽子鱼学名北方铜鱼,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地方俗名鸽子鱼。因其形似鸽子而得名,体扁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古铜色。头小,口小呈马蹄形,具长须
    红古 697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