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中国越橘,直立,叶互生,为椭圆形或倒卵形,全缘或近全缘。越桔,常绿矮小灌木,地下部分有细长匍匐的根状茎,地上部分植株高10--30厘米。
越桔(学名:Vaccinium Vitis-Idaea)是杜鹃花科植物,原产北美,常绿矮小灌木。多生于高山苔原带、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有2-8朵花,苞片红色,宽卵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钟状,长约5毫米,4裂,花丝很短,有微毛,花柱稍超出花冠。浆果球形,直径5-10毫米,鲜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越桔叶含熊果甙、熊果酸等多种成分,可入药,主治尿道炎等症。越桔的叶经加工亦可代茶用。越桔的果清香多汁,酸甜可口,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有机酸等,可鲜食,也可酿酒,制果酱。环北极分布,自北欧、中欧、北美至格陵兰岛和亚洲。
种中文名:越桔
海拔:900-3200
命名来源:[Act.Hort.Pc—trop. 1: 312. 1872]
中国植物志:57(3):147
组中文名:越桔组(Sect.Vitisidaea (Moench) Koch)
【产品名称】 越橘提取物
【英文名称】 Bilberry Extract
【别 名】 蓝莓提取物、中国越橘提取物
【来 源】 植物,落叶灌木。高10~12厘米。茎直立,小枝细,灰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厘米,宽6~10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或近全缘,叶缘有细毛,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有腺点;叶柄长0.5~3毫米,有白毛短总状花序,生花数朵;萼短钟状,4裂;花冠钟形,长4~6毫米,白色或带粉红色,裂片4,广卵形;雄蕊8,花丝有毛;花柱丝状,超出于花冠外。浆果近球形,熟时橘红色,径5~7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有效成分】 主要成分包括果胶、花色苷、单宁、熊果苷、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
【物理性质】 深紫红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
【规 格】 5%,10%,25%(UV)
【药理药效】 保护视力,防止失明;强化脑血管、预防脑血管的病变、强化心肌血管、强壮冠状动脉、强化肾脏血管、预防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而出现血尿、尿道炎及膀胱炎;强化静脉血管、预防静脉曲张、防治溃疡;防止动脉硬化;预防血栓的形成。
【气 味】味苦涩。
越桔 - 简介
越桔Blueberry蓝莓(越桔)为社鹃花科植物笃斯越桔的成熟果实,由于果实呈蓝色,原产和主产于美国而俗称美国蓝莓。
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果实色泽美丽、悦目、蓝色并被1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种子极小,可食率为100%,具清淡芳香,甜酸适口。蓝莓果实除供鲜食外还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功能,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紫蓝色汁液溅到衣服上极难洗涤。
越桔 - 形态特征
越桔常绿矮小灌木,地下部分有细长匍匐的根状茎,地上部分植株高10--30厘米。茎纤细,直立或下部平卧,枝及幼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密生,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卯形,长0.7—2厘米,宽0.4--0.8厘米,顶端圆,有凸尖或微凹缺,基部宽楔形,边缘反卷,有浅波状小钝齿,表面无毛或沿中脉被微毛,背面具腺点状伏生短毛,中脉、侧脉在表面微下陷,在背面稍微突起,网脉在两面不显;叶柄短,长约1毫米,被微毛。花序短总状,生于去年生枝顶,长1一1.5厘米,稍下垂,有2—8朵花,序轴纤细,有微毛;苞片红色,宽卵形,长约3毫米;小苞片2,卵形,长约1.5毫米;花梗长1毫米,被微毛;萼筒无毛,萼片4,宽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钟状,长约5毫米,4裂,裂至上部三分之—,裂片三角状卵形,直立;雄蕊8,比花冠短,长约3毫米,花丝很短,有微毛,药宅背部无距,药管与药室近等长;花柱稍超出花冠。浆果球形,直径5--10毫米,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越桔 -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新疆。常见于落叶松林下、白桦林下、高山草原或水湿台地,海拔900—3200米,常成片生长。环北极分布,自北欧、中欧、苏联、北美至西格陵兰,在亚洲分布于东北部的蒙古、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至远东部分[堪察加、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库页岛)];生于高山沼地、石南灌丛、针叶林、亚高山牧场和北极地区的冻原,通常生于稍干燥的生境,但也生于相当潮湿的泥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