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饵快

会理饵快
  古城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继称会川,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会理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途经44个乡镇,会理县城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

    自明清外地移民进入会理后,饮食方式汇集了南北特色,加上川滇食俗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特点。会理正规的宴席有以本地特产的黑山羊“烫皮全羊席”最为出名,还有“九大碗”、“五压桌”、“三迭水”、“十大件”等,菜心以单数计,如7菜、9菜,冬日加火锅。会理民间小吃以县城品种最多、分布最集中。早点有羊肉烫锅、熨斗粑、荞凉粉、稀豆粉、抓酥包子等,还有小笼粉蒸肉、羊火腿、羊干巴。饵快本是云南特色小吃,而会理饵快吃法却优于云南,如烧、煮、炒、烫饵快各具特色,尤以鸡丝火腿氽肉饵快最负盛名。     会理饵快,米食,特点:色白细嫩,劲韧香美。烹制法:蒸。此品原为民间供佛用品,后发展成为地方小吃,如小锅饵丝、炒饵丝。汉元帝(刘爽)时,黄门令史游著《急就篇》里就有“饼铒麦饭甘豆羹”的记载,注:“溲米而蒸之则为饵。”     历史上会理从唐天宝年间一直到明初,曾经隶属于当时的大理国和南诏政权,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均深受云南影响。饵快自明朝传入会理后,经长期结合南北烹调风格加以不断发展改进,其制作烹饪方法已大大超越原产地单调烤、煮等吃法的简单局限。     会理饵快加工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色。一般以煮、炒、炸、烧、涮、烤等为主。居家常以红糖或腌腊肉、酸菜等为佐料煮食饵快丝,街边小摊用炭火烤饵快,涂以油煎豆瓣或蜂蜜,是一道著名的风味小吃,还有把烤熟的饵快加入米粉或者油茶中同食的习惯。最著名的饵快食品,当数闻名遐迩的会理鸡火丝饵快,很多人认为是云南传入,其实是集川滇风味为一体的会理独特食品。
  • 本文分类:耒阳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46482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45:17
  • 本文链接:会理饵快
相关推荐
  • 会理黑山羊

    会理黑山羊,又名建昌黑山羊,是四川省六大山羊品种之一,目前会理黑山羊存栏是56万只,年出栏26万只,主要是销往广州,深圳,海南等一些沿海的城市,那么通过转口贸易呢,也远
    耒阳 20807 浏览
  • 会理黄酒

    别名苏里玛,藏语丕。制作方法是将大麦炒熟加水煮胀,滤水,晾干,拌以高山所产草药,如龙胆草等制成的土酒粬,捂盖严密,待自行发酵后装入坛内。有贵客到新开一坛黄
    耒阳 3726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