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宵

北京元宵

介绍: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Engish synopsis
 
  People eat Yuanxiao,or dumplings on this day,so we also call it ‘Yuanxiao Festival’(the Yuanxiao Festival i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Yuanxiao also has another name,Tangyuan It is small dumplings balls that made of flour. Tangyuan can be bolied,fried or steamed It tastes sweet and delicious.What's more,tangyuan in Chinese has a similar pronunciation with ‘tuanyuan’.It means reunion.
  In the daytime of the Festival,people perform a dragon dance,a lion dance,and beat drums while dancing. At night,there are red lanterns,fireworks everwhere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And this festival means the end of Spring Festival.
 
1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的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 本文分类:石景山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46833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29:00
  • 本文链接:北京元宵
相关推荐
  • 老北京糊塌子

    介绍: 糊塌子是北京的一种地方小吃,也是家庭餐桌上的一个主食品种,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老幼皆宜。市场上虽有制售,但经营网点不多,不易买到。 1概述 目前正当西葫芦上市季
    石景山 58237 浏览
  • 麻酱烧饼

    介绍: 麻酱烧饼是以面粉为饼,芝麻酱为馅,制成的一道面食,香脆可口,吃后齿颊留香。麻酱烧饼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1制作材料 【主料】精粉50
    石景山 44806 浏览
  • 天福号酱肘子

    介绍: 天福号酱肘子是北京特色风味名食。它从200年前创业至今盛名不减,令人称奇。天福号酱肘子肉皮酱紫油亮,鲜香四溢;肉食入口无油腻之感,回味长久。美食扬名后世,创始人
    石景山 1922 浏览
  • 冰花球

    介绍: 原料: 面粉、生油、炸油、饴糖、桂花、苏打、白砂糖 掌故说明: 北京特色风味油炸小吃。此小吃圆球形状,表面粘有白砂糖而得名冰花球,口感酥脆香甜,具有桂花香味。
    石景山 54057 浏览
  • 它似蜜

    介绍: 它似蜜是中国菜系清真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它似蜜以羊肉为主要材料,烹饪以软炸为主,口味属于酸辣味。特点是形似新杏脯,色红汁亮,肉质柔软,食之香甜如蜜,
    石景山 7146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