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紫蟹

七星紫蟹

介绍:
 
  七星紫蟹,是以紫蟹和成菜后的形状定名。紫蟹是天津市郊区所产的一种毛腿河蟹,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铜钱,每值冬季,聚栖于河堤泥洞之中,须破冰掏捕。此物虽小,但腹部洁白无泥,滋味鲜美。因其蟹黄异常丰厚,透过薄薄的蟹盖,呈现出一层紫色,故名。明、清时曾为贡品。天津厨师取用此蟹烹制而成的“七星紫蟹”入口奇鲜,其香无比,成为津沽冬令的传统名菜,诗人曾称赞:“丹蟹小于钱,霜螯大曲拳,捕从津淀水,载付卫河船。官阁疏灯夕,残冬小雪天。盍簪谋一醉,此物最肥鲜。
 
1产地
 
  中国天津。
 
2历史
 
  紫蟹,是天津市郊特有的蟹类特殊品种,华北地区冬季少有的珍物。其形与常见的河蟹相似,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铜钱。其春、夏季孵化,生长在津西洼淀的蒲草、芦苇丛中和津南小站、葛沽和宁河县等地的沟渠稻地中,经秋季食鱼虫、稻穗等,秋后长至银元大小。冬季蛰伏于苇塘、稻田及河堤泥窝等处,不再长大。因其全身呈青褐色,满布紫色釉斑,故得现名。此蟹体虽小巧,然皮薄而酥,肉嫩而细,不论雌雄均有酱紫色的膏黄,其味之鲜腴,海咸河淡各类水产均不可敌。故津门高级酒宴上,紫蟹菜肴常压在热炒酒菜之后。否则,次序颠倒,其他菜便寡然少味了。明、清两代,紫蟹常与津门另一名产银鱼一起运京入宫,以作贡品,并为名人墨客所不断吟诵。清代崔旭便有“春秋贩卖至京都,紫蟹团脐出直沽,辇下诸公题咏偏,持螯风味忆江湖”之赞诗。另有边浴礼写紫蟹诗云:“丹蟹小于钱,霜螯大曲拳;捕从洼淀水,载付卫河船。官阁疏灯夕,残冬小雪天,盍簪谋一醉,此物最肥鲜”。此外,紫蟹还含有极丰富的养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其中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最为丰富。 “七星紫蟹”是津沽传统冬令贵重名菜。成馔后,以鸡蛋清蒸出的“芙蓉”白而柔嫩,蟹黄、蟹肉分布其上,犹如七星排列,滋味奇鲜。其色、香、味、型均不同凡响,令人满口溢鲜,回味不尽。
 
3特点
 
  用紫蟹加鸡蛋液蒸制而成。成菜形似七星,蛋羹白嫩,蟹肉鲜香。
 
4烹饪方法
 
【原料】
主料:鲜活紫蟹500克。
配料:鸡蛋清7个。
调料:姜末5克,精盐2.5克,味精1克,酱油4克,醋12克,花椒油5克,肉清汤250克,熟猪油2克。
【制作过程】
1.将紫蟹洗净,蒸熟。另将鸡蛋清与精盐、味精、肉清汤搅匀,取一半倒入大汤盘内,以旺火蒸约5分钟,取出。再将7只大小相同的紫蟹抹匀熟猪油,中间3只、两边各2只竖摆在蒸好的鸡蛋清上(成3行)。然后,将另一半鸡蛋清均匀地浇上,上火蒸3分钟。
2.将汤盘中的紫蟹轻轻起出,连同其他紫蟹一起剥出蟹肉、蟹黄、蟹腿肉、蟹钳肉,按各自部位填入鸡蛋清上的蟹形空洞内(蟹肉在下,蟹黄在上,蟹腿肉填入蟹腿形空洞,蟹钳肉填入蟹钳形空洞)。然后,上屉用旺火蒸5分钟,取出。上桌时,淋醋、酱油、花椒油,撒上姜末即可。
  • 本文分类:河东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53056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29:31
  • 本文链接:七星紫蟹
相关推荐
  • 杨村糕干

    介绍: 杨村糕干是天津颇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它以易消化、健脾胃、松软可口而著称于世。早在上世纪30年代,杨村万全堂茯苓糕干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荣获三等佳乐铜质奖章。
    河东 61670 浏览
  • 津门三绝

    介绍: 天津风味小吃的制作多以面粉为主料,有油炸、煎烙、稀食和粘甜食四大类。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被誉为津门三绝。 狗不理包子 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
    河东 76320 浏览
  • 龙嘴大铜壶茶汤

    介绍: 地区:直辖市 天津 特产标签:,直辖市 ,天津 特产认证:暂无 分类:菜肴,汤煲 别名:暂无 特色 长竿挑着由两块棱形木板带红穗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别写着茶汤二字。幌子旁
    河东 14233 浏览
  • 天津十八街麻花

    介绍: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的一家百年老字号麻花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位列其首。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在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
    河东 55416 浏览
  • 油炸蚂蚱

    介绍: 油炸蚂蚱是天津独有的一道风味小吃。蚂蚱,学名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极大。蝗灾袭来,片刻工夫,遮天盖地的蚂炸会把地里的庄稼吃得净光。 一、原料: 1.主料:活蚂蚱150 克
    河东 8638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