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扎兰屯沙果是内蒙古的地理标志产品,为扎兰屯市著名的特产之一。扎兰屯作为中国沙果的主要产区,沙果在扎兰屯市己有近百年的栽植历史,家家户户都有在房前屋后栽植的习惯。在诸多品种当中,以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3大品种闻名遐迩,深受群众喜爱。扎兰屯沙果外观光泽、鲜艳,而且果体丰厚,口感虽然偏酸,但是异常多汁,独特的香气很浓郁,经常吃沙果有明目的药效,更甚的是还可以驱虫。
扎兰屯沙果的由来
扎兰屯市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沙果,所以扎兰屯市一带就成为重要的沙果生产的基地。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是扎兰屯市最著名的三大品种。扎兰屯沙果是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果品,还是可以让游客带走的土特产品 。扎兰屯沙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扎市沙果基地发展迅速,全市种植的沙果树面积达10.37万亩,年生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
生长环境:
扎兰屯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4℃,降水量480.3毫米,无霜期年均123天。森林的面积118.71万公顷,森林覆被率70.04%,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052万立方米。扎兰屯市自然资源条件非常丰富。地理性质以山地、丘陵为主,大体上构成“七林二草一分田”的格局。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温差、充足的水源为扎兰屯市沙果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生态条件。
生长过程:
扎兰屯沙果属于常绿灌木,高约50cm。果枝圆柱形,老枝灰白色;单叶互生,叶柄短;叶片椭圆形,长4-5(-8)cm,宽2-3cm;端头处浑圆或尖,边缘有锯齿,叶面绿色,背面较淡。浆果状蒴果,卵球形,紫红色,花柱宿存,花期6-7月,果期7-11月。
扎兰屯沙果的特点
扎兰屯沙果是农业部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绿色食品。沙果干食品名扬海内外个个地区。扎兰屯沙果的果形如乒乓球、外形美观、品质优良、果面光滑且有光泽透亮,滋味鲜美、多汁、肉质细软。沙果肉质呈油浸状,美味无比,而且沙果有驱虫的作用。
功效:
1.沙果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食之有生津止渴、消食除烦和化积滞的作用;
2.味酸涩而收敛,所以沙果又是泄泻下痢、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
3.沙果跟水煎服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可治字寸白虫、蛔虫等所致的疾病;
4.沙果的叶鲜用或晒干用,皆具有泻火明目,杀虫解毒的作用。可治疗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儿疥疮等。
食谱搭配:
挑选好10枚沙果,将沙果洗干净后切成片,放进锅中,加入1000ml的水,煮后取500ml。每次服1碗,1日2次,连果带汤,空腹时服下。此汤具有和胃化滞,止泻痢的功效。适用于肠炎或痢疾引起的腹痛、腹泻等。
食用禁忌:
沙果涩敛,不宜多食;脾弱气虚者不宜多食。
1 简介
扎兰屯沙果,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特产水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扎兰屯市沙果栽培历史久远,是中国沙果的主产区,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品种远近闻名,扎兰屯沙果色泽鲜艳、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扎兰屯沙果饮品、沙果干食品已名扬海内外、享誉港澳台。
2 品质特点
扎兰屯沙果外观特点突出表现在:果形如乒乓球大小、色泽鲜艳、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果心肉质呈油浸状,风味独特,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扎兰屯沙果饮品、沙果干食品名扬海内外、在港澳台地区也有良好声誉。扎兰屯沙果系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绿色食品。
3 产地环境
扎兰屯市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 扎兰屯沙果种植基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南端的大兴安岭东麓,东邻阿荣旗,南接黑龙江省的甘南、龙江二县和兴安盟的扎赉特旗,西连兴安盟的阿尔山市和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北携牙克石市,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6926.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