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滩羊系蒙古羊的一个分支。公羊有螺旋型大角,母羊多无角或有小角。头部常有褐色、黑色或黄色斑块。背腰平直。被毛白色,呈长辫状,有光泽。成年公羊体重47千克左右,母羊35千克。
1滩羊简介
名称:滩羊
类别:羊
中国裘皮用绵羊品种,以所产二毛皮著名。二毛皮为生后30天左右宰剥的羔皮,毛股长7厘米以上有5~7个弯曲和美丽的花穗,呈玉白色,光泽悦目,轻暖、结实,是名贵的裘皮原料。产区在宁夏及其毗邻的半干旱荒漠草原和干旱草原。
滩羊系蒙古羊的一个分支。公羊有螺旋型大角,母羊多无角或有小角,头部常有褐色、黑色或黄色斑块,背腰平直,被毛白色,呈长辫状,有光泽。成年公羊体重47千克左右,母羊35千克。耐粗饲。7~8月龄性成熟,18月龄开始配种,每年8~9月为发情旺季,产羔率101~103%。每年剪毛两次,公羊平均产毛1.6~2.0千克,母羊产毛1.3~1.8千克,净毛率60%以上;公羊毛股长11厘米,母羊毛10厘米,光泽和弹性好,是制作提花毛毯的上等原料,也可用以纺织制服呢等。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50年代以来,本品种曾被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引进,都因生态条件不适宜而未能保持原有的品种特性。
2滩羊产品
滩羊是我国特有的裘用地方绵羊品种,尤以生产二毛裘皮而著称。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品种,盐池县被确定为滩羊种质资源核心保护区。
品种特征
滩羊属名贵裘皮用绵羊品种,适合于干旱、荒漠化草原放牧饲养。滩羊体格中等,体质结实,全身各部位结合良好,鼻梁稍隆起,耳有大、中、小三种。公羊有螺旋形角向外伸展,母羊一般羊角或有小角。背腰平直,胸较深,四肢端正,蹄质坚实。尾根部宽大,尾尖细圆,呈长三角形,下垂过飞节。体躯毛色纯白,光泽悦目,多数头部有褐、黑、黄色斑块。成年公羊体高69.18±1.25cm,体斜长76.11±1.19cm,胸围87.71±2.02cm;成年母羊体高63.14±1.27cm,体斜长67.17±2.64cm,胸围72.46±1.99cm;成年公羊体重43.24±7.92kg,成年母羊体重32.96±2.68kg;二毛裘皮是滩羊羔羊在生后一个月左右时被宰杀所剥取的毛皮,也称"二毛皮"(毛长四指露头有二寸长故称之为二毛)。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是滩羊最著名的产品之一 。毛股长一般在7-8厘米,毛股有6-9道弯曲,弧度均匀,保暖而不毡结,毛色洁白,光泽悦目,花穗美观,毛皮轻便,毛股长而坚实,根部柔软不毡结,能够纵横倒置,如水波起伏,花案清晰,图案极其优美。是裘皮中的上品,是宁夏的"五宝"之一,也是盐池三宝之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滩羊皮
因质地柔软,皮板轻便结实,是制作皮衣、皮具的上等材料。
滩羊肉
滩羊肉的养生及营养保健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滩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镇静止惊、开胃健力,治虚劳恶冷、五劳七伤",可用于治疗虚劳赢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虚寒胃痛、肾虚阳衰等症。盐池滩羊肉质细嫩,无膻腥味极轻,脂肪分布均匀,营养丰富,是羊肉中的上品。经过检测分析,滩羊肉的主要理化指标与小尾寒羊和细毛羊肉比较,其中羟基化合物分别为1、1.22和1.31;雌黄嘌呤分别为0.8、0.14和0.3;谷胱甘肽分别为2.01、1.87和1.67;胆固醇分别为28.83、49.43和44.17;熟肉率分别为57.26%、50.26%和52.65%。显而易见,盐池滩羊肉的营养成份结构明显优于其它品种羊肉。用盐池当地老百姓的话说,盐池滩羊"吃的是中草药(甘草等),喝的是矿泉水(沟泉水)",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倍受消费者青睐。因此,就有了"要吃好羊肉,请到盐池来"的说法。随着滩羊全流程无污染舍饲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和RFID动物防疫与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开展,盐池滩羊肉的品质、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将进一步提高。
滩羊毛
属于粗毛型,纤维细长均匀,柔软,自然弯曲、富有光泽和弹性,是优质地毯毛和纺线毛,用其制成的提花毛毯和仿古地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欢。
其他产品
滩羊浑身都是宝,滩羊的血、胆、奶、肝、心、肾、肺、髓、角、睾丸及胎盘等,其医疗保健作用除了在《本草纲目》等古代医学书籍中有明确记载以外,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景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