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简介
吉安红毛鸭原产于遂川等县,是以加工板鸭为主要用途的肉蛋兼用型品种,是加工“南安板鸭”和“江西板鸭”的最佳原料鸭。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加工板鸭后成品造型呈桃园型、皮板色泽白亮如玉、肉质香嫩、成品出口率明显高于其它的品种等特点。
2品种特性
体形外貌
该品种体型短圆、大小适中、紧凑、颈粗短,胸肌发达。毛色褚红,以肩背毛色棕红,翅、躯干羽为淡红色,部分个体颈部有白圈,腹部体绒为灰白色。嚎、趾为淡棕色、橘红色或橘黄色,虹彩为灰黑色,色泽清晰。
生产性能
8周龄前长速与一般麻鸭相似,8周龄后,长速较缓慢。放牧饲养17周龄平均体重为1.35-1.55公斤,母鸭一般在20周龄开产,29周龄左右群体产蛋率可达50%,72周龄内平均可产蛋230-240枚,,平均蛋重63.5g。种鸭公母比为1:20—25,受精率可达90%,孵化率为35%左右。健雏率为98%左右,雏鸭4周龄内的成活率为97%。120日龄全净膛率为75%,屠宰瘦肉率90日龄母鸭23%,公鸭21%,该鸭适宜广大农村饲养。
3饲养管理
要领
鸭苗到场前准备工作
因雏鸭适应环境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不健全,消化机能尚未完善,抗病机能亦不够完善,因此必须要给雏鸭制造一个适应其生长的舒适环境。这是养鸭生产中首要的一环,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清扫、冲洗、消毒。在上批鸭出场后,必须清扫鸭舍的垫料、鸭粪、残余饲料及各种废弃物。清扫完后,须应用消毒剂对鸭舍及周边环境消毒;一般可用百毒杀或农福进行消毒;鸭舍墙壁可用石灰水刷白消毒。
2、饮水消毒。一般在饮水中加入漂白粉,即可对含有大肠杆菌的饮水进行消毒,用量一般为3PPm。
3、预温。育雏舍的温度应为30℃—32℃,才能进雏鸭。地面或炕上育雏的,应铺上一层6—8cm厚的清洁干燥且经过消毒的垫草,然后开始供暖。温度计应悬挂在距地面20cm处,并观测昼夜温度变化。
4、饲料、饮水器及药品的准备。应根据进雏鸭数备好饲料器和饮水器,并均匀地置放在育雏室内,待雏鸭入舍后,即可适时饮水,投料。同时需备一些常用药品。
5、接雏。接雏途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及通风透气环境,长途运输中需对苗箱进行翻动。途中车辆不宜停留。接雏前需对运输工具及苗箱进行消毒。
雏鸭的饲养管理
1、温度。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人工保温,不同日龄要求温度也不一样。
2、湿度。1周龄内,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60%~70%。2周龄起维持在50%~55%即可。
3、密度。饲养密度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密度过大,不仅影响生长发育,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经济上不合算。密度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表2 红毛鸭不同周龄的饲养密度(羽/m2)
4、光照。合理的光照对鸭的活动、采食、饮水和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雏鸭前3天,连续光照以利于雏鸭自由采食、饮水,保证生长均匀;4—8日龄每天减少1小时;18日龄后,每天保持9小时光照;育雏结束后,鸭群转栏至饲养舍时,可利用自然光照,每天保持9小时光照;若遇到自然光照不足时,可采用人工光照补给。
5、通风。育雏过程中,必须通风换气,排除舍内废气,换进新鲜空气,保证鸭群正常发育。
6、适时饮水、投料。雏鸭运到育雏舍内,需让其休息2小时左右,去除途中疲劳后即可饮水,促进消化道的活动,有利于体温调节,增强新陈代谢过程。一般来说,可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5%葡萄糖水以及防止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药物,供雏鸭饮用,连用3天。1—5日龄可饮用冷开水。每天须至少清洁饮水器一次,并确保饮水器内随时有清洁的饮用水。 雏鸭出壳后36小时消化器官才具备消化饲料的功能。此段时间,雏鸭主要靠吸收腹部残留的卵黄维持生命。卵黄吸收越快,体质越强,反之则弱。因此,雏鸭喂料不宜过早,应在出壳后36小时左右开始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育雏前3—5日龄,让其自由采食。5日龄后,改为少喂多餐,并逐渐过渡到定餐。至3周龄时,进行定餐饲喂,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