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西施舌

日照西施舌
  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西施舌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海洋贝类。   壳体略呈三角形,壳长通常有7~9厘米,壳顶在中央稍偏前方,腹缘圆形,体高为体长的4/5,体宽为体长的1/2。壳厚,壳表光洁,生长轮脉明显,壳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   “西施舌”是岚山海域所产珍稀贝类产品,外壳形态俊秀,壳内软体丰满,形扁似舌,尖部色泽红艳,根部清白如玉,肉质细嫩,口感润滑,味道鲜美,清淡别致,故以古代越国著名美女西施之舌誉之。蛤肉含有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益精补阴之功效,为其它贝类所不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日照县岚山公社官草汪村党支部-柴历清,进京以“西施舌”赠毛泽东。“西施舌”深受毛泽东的喜爱。事后,毛泽东写亲笔信致谢。“西施舌”由此而闻名。     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壳面光洁,花纹细致,颜色随个体大小而异。壳长7厘米以下者,呈紫色或紫褐色;壳长7-9厘米者,壳面大部紫色,腹缘淡黄色;壳长10厘米以上者,壳顶部紫色,其余为白色或淡褐色。壳内面为淡紫色或白色。     西施舌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下区至稍深的沙质海底;适应性强,对盐度和湿度要求不严;以摄取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物碎屑为主食。     1977年,日照县水产研究所开始西施舌的工人育苗,次年获得成功。首次育出的西施舌苗,在室内饲养达一年之久。从1991年起,日照市进行潮间带滩涂增养殖开发,西施舌资源量恢复较快,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已大量供应日照居民的餐桌。   日照西施舌 山东 山东省日照市   水产研究所 日照市两城河口至秀针河口近岸水域,海域范围为东经119°17′51.400″~119°41′51.888″,北纬34°55′~35°35′37.743″   日照西施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西施舌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 本文分类:岚山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35762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44:53
  • 本文链接:日照西施舌
相关推荐
  • 日照文蛤

    文蛤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是近几年来闻名中外的新四大名产之一。文蛤贝壳背缘呈三角形,腹缘呈圆表,两壳大小相等。贝壳表面膨胀、光滑,有一层黄褐色
    岚山 43329 浏览
  • 日照蓝莓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申报的日照蓝莓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东港区陈疃镇突出培植蓝莓种植业特色亮点,建立起了以土
    岚山 32405 浏览
  • 日照黑木耳

    相传,在盘古开天时,日照西部延绵数十里的山脉,有个九顶山。传说,九顶山原来有十顶,由十个像馍馍一样的小山围成一圈,中间有个深不见底的大渊子,里面有十条小龙在宫殿里
    岚山 67464 浏览
  • 日照虾皮

    产自两城镇的虾皮和西施舌,生长海域在黄海入海口的白马河口与两城河之间的海州湾,东濒鱼虾肥美的黄家塘湾,水质清新,浅海底质平坦,面积广袤,沙质海底,宽广深厚,是&ldq
    岚山 42050 浏览
  • 日照绿茶

    日照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经专家鉴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13.7%和5.3%。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日照生产的绿茶汤
    岚山 595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