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朝鲜蓟,别名菊蓟、菜蓟、法国百合、荷花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是由菜蓟(C.cardunculus L.)演变而成。以法国栽培最多。19世纪由法国传入我国上海。
中国主要在上海、浙江、湖南、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对朝鲜蓟的消费和进口量不断增加,罐头制品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台湾省有较大面积种植,产品供出口创汇。朝鲜蓟以花蕾供食,叶柄经软化栽培后可煮食。
1形态特征
直根系,肉质,主根入土深,侧根长,多分布在20~40厘米土层。茎直立,一年生为短缩茎,第二年现蕾后茎节伸长。成株高1~1.5米。有灰白色蛛丝状绒毛。植株的地上部分,每年自蘖芽自行更新。
朝鲜蓟
基部叶呈莲座状生长,披针形大而肥厚,6叶前为全缘,6叶后为羽状深裂,9叶后羽状深裂并有粗锯齿。抽薹后叶互生,中上部叶渐小。无叶柄,叶背被稠密茸毛。头状花序,总苞卵形或近赇形,总苞片光滑,硬革质,基部肉质 (即可食部分),花全部为管状花,红紫色。果为瘦果,椭圆形,褐色,冠毛刚毛状。千粒重40~50克,发芽力约6年左右。
2生长习性
朝鲜蓟喜湿润气候,耐轻霜,忌干热。
3地理分布
南欧及中亚细亚尚有野生种,法国栽培最多,云南有栽培。目前我国主要在上海、浙江、湖南、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
4栽培技术
洋蓟种
植在我国比芦笋起步较晚,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产品属于全部外销型市场,所以洋蓟的种植基地建设,应该以其加工条件为前提。加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加工成可供出口罐头成品,二是加工成用于生产罐头的初级产品盐渍洋蓟花苞。第一种形式,需要在洋蓟基地500公里以内建立具备加工条件的加工厂。第二种形式,需要在洋蓟基地附近,具备简单的洋蓟盐渍加工和储存能力。
洋蓟基地建设要考虑到收获期间加工环节的运转,种植时要求交通方便,地块成方连片,如果面积能达到5000以上,就应考虑加工厂的建造,以保证产品品质,长途运输、加工环节的成本。
北京益农高科公司在开发洋蓟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参考国外种植模式,结合国内种植的成功经验,在品种引进、基地规划、技术指导、外贸订单、产品调运的落实、配套服务等环节,做好组织、协调,取得良好的效果。
种子发芽适温20℃,植株生长最适温13~17℃,高于34℃生长受抑制,低于3~4℃停止生长。能耐-2℃暂时低温,气温低于-7℃即凋萎。营养生长期及抽薹现蕾期要求阳光充足,苗期遮光处理有提早抽薹现蕾的现象。宜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持水力强的壤土或黏壤土栽植。生长期不耐涝。抽花茎现蕾期如遇干旱要灌水方能丰产。
种子繁殖
南方温暖地于9月播种,10月苗高约10厘米以上,有4~6片真叶移植大田。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地区,冬春季于保护地育苗,4至5月定植大田,至第二年春现蕾收获,如苗期采取黑膜遮光处理,则当年初秋能抽薹现蕾采收。
朝鲜蓟种子皮厚且坚硬,播种前宜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方法是将种子放于55℃温水中浸种,并要不断搅动,至常温后再浸泡12~16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用湿布包起放在20℃条件中催芽至露白。可用72孔穴盘或6厘米见方的营养土方育苗,每土方或一穴放已露白的种子一粒,用细砂土或蛭石盖种。苗床温度保持在25℃左右,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7℃时,幼苗有5~7片真叶,带土定植大田。幼苗3~5片真叶时可用黑膜适当覆盖。
分株繁殖
南部温暖地区,于9~10月选择健壮母株掘取其分蘖;把大的分蘖苗连根直接定植于大田,小苗按15厘米见方种于苗床培育,至翌春3月带土定植大田,冬季寒冷地区要采取防冻措施。北部寒冷地区,在秋末霜冻前,将母株连分蘖苗、根群一起掘出,假植于预先挖好的壕沟内。壕沟的宽度约l.3米,深1.5米,挖起的沟士培于壕沟的北面。假植的深度以刚埋过植株生长点为度,一株紧挨一株码密假植,严冬前再馓上一层潮土。看气温情况上面覆盖草帘防冻,早春气温转暖时要经常检查放风,勿使沟内温度过高,晴天温暖及时揭去覆盖物。露地土壤解冻后可掘出,分株定植,大约至7月抽薹现蕾陆续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