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荷包红鲤鱼婺源的一种地方历史名吃,在民间有着许多荷包红鲤的古老传说。
1 荷包红鲤鱼
婺源荷包红鲤鱼在婺源已有300 多年的养殖历史,它由于色泽鲜红 .头小尾短、背高体宽,形似荷包而得名。
婺源荷包红鲤鱼肉质肥美,营美丰富,具有“妊安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胆”等医闻明功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偏爱。
婺源是荷包红鲤的故乡,在民间有着许多荷包红鲤的古老传说,这些传说交织在一起,使荷包红鲤带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2 洛鲤之说
清代汪绂在《医林篡要探源》一书中写道:“……洛鲤贵,江汉次之,吴会为下。”七十年代初期,荷包红鲤之药用价值,已被世人所关注;一些患子宫虚寒症而不育的妇女,食用荷包红鲤后,怀胎生子;某些风湿关节炎患者食此鱼后得以痊愈。故以为荷包红鲤是洛鲤。国家水产总局东海水产研究所主编的《简明水产词典》中有“江西婺源荷包红鲤(洛鲤)”。之句。其实,洛鲤并不是鱼类的一个品种,其含义是洛河(水)中的鲤鱼。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生物在自然选择中必定要选择适应其生存的条件,此鱼的体色、体形都不适宜在江、河、湖泊等大水体中生存,因其保色差,游动缓慢,不利于逃避敌害和觅食,只有在人为的小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繁衍生息,而婺源的民间流水池塘养鱼至少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的历史,宋代朱熹在公元1176年回婺源扫墓时,到朱徘塘曾作《观书有感》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夫子是在借一口民间流水鱼塘来抒发自己观书之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