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湛记及弟粥

伍湛记及弟粥

介绍:
 
  它是三元及第粥的简称,是一款传统的名牌小食。西关地区的“及第粥”以伍湛记较为出名,伍湛记及第粥已有40多年历史,始创者为顺德人伍湛,老店原来在广州文昌南路文昌横街口。经过两代人的精心烹饪,伍湛记的及第粥成了广州人喜欢的著名粥品。
 
  广州的粥,都是以煮烂的老火粥为粥底,再在其中加入各种用料。“伍堪记”的及弟粥就是以瑶柱、腐竹、鱼片、猪骨等作粥底,以猪肉丸、牛蒡和猪粉肠(当地人说,这是谐了“状元、榜眼、探花”的发音,自己默默念了几遍,深感迷惘)为配料共同熬制。 
 
  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米水相融的及弟粥:望,粥色白鲜明,点红缀绿;闻,香气扑鼻,舌底生津;品,粥底香糯、配料鲜爽,鲜美可口。只一个词可以形容:“正点!”
伍湛记及弟粥
 
1广州伍湛记老字号“及第粥”历史
  80年代末,伍湛记曾经在宝华路有过分店,人来人往,十分兴旺。以前的装修就十分简单,没有现在那么讲究,但伍湛记依然常年人头涌涌,可见西关人对其及第粥极其喜爱。其实及第粥有一个很动听的传说,相传有位秀才上京赴考,其妻怕他路途遥远挨饿,专门把肉丸猪肝等饱肚的材料放在一起煲粥,秀才十分感动,最终摘得状元桂冠衣锦还乡,把这种粥命名为“及第粥”,由于里面有肉丸、猪肚、猪肝等,又称为“三元及第粥”。后人纷纷效尤,现在在西关地区逐渐演变为,学生在高考前一晚吃及第粥,以求“状元及第”的好意头。及第粥以伍湛记最为出名,每当高考前夜,伍湛记的人潮可想而知,可见及第粥的传说和伍湛记的威名影响深远。
最正宗的伍湛记门店
  现在在华贵路口有一家伍湛记,据说是最正宗的。装修比以前好多了,古色古香,云石、红木台椅、墙上挂有字画,确实很有西关的风味。窃以为比荔湾名食家好得多了。
2老字号伍湛记粥品专家
  招牌小吃:及第粥
  为食感受:及第粥制作精良,鲜味可口,粥底又以瑶柱、腐竹、猪骨等原料精心熬制、味道特别鲜美,它的肉丸是用七成瘦肉和三成肥肉搭配,加以拌制,故肉丸特别鲜爽,猪肝、猪肚也选用鲜品,吃起来更加可口,风味独特,因而久销不衰。
  伍湛记”“生滚”粥制作精良,鲜味可口,粥底以珧柱、腐竹、猪骨等原料熬制,味道特别鲜美。而它的及第粥最初的用料是猪肉丸、牛膀和猪粉肠,分别谐指状元、榜眼和探花。先用猪细骨熬制清汤,放干贝,然后明火煲粥。所选的原料也很讲究,如肉丸用七成瘦肉三成肥肉巧制而成,5元一碗,物超所值。另外还有驰名的艇仔粥,有葱花、姜、炒花生仁、蛋花、油条多种配料,材料丰富,以前曾是在艇仔上卖的。
  除了粥品,“伍湛记”还有招牌小吃———德昌楼的咸煎饼。德昌咸煎饼是德昌楼的电信师傅谭藻在1938年创制的,现在“伍湛记”的德昌咸煎饼是出自谭藻师傅的徒弟之手,其味道和以前的德昌楼的并没有区别。坚持谭师傅的制作方式,加入南乳、熟油搽粉,发酵20分钟再加上芝麻,虽然看似简单但搽粉的过程和油炸是的温度都是相当讲究的,炸出来的咸煎饼金香酥脆,南乳十分惹味,既不太咸,又够味道。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东路871号(龙津店)
  广州市荔湾区第十甫路99号荔湾名食家店内
 
  • 本文分类:天河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19868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54:33
  • 本文链接:伍湛记及弟粥
相关推荐
  • 德昌咸煎饼

    介绍: 咸煎饼也是山东地区的特色煎饼,是不被人广泛知道的一种美味食品。 别称:菜煎饼 原料:煎饼、大葱、花生、虾皮、油、盐、茴香和香菜等等。 制作方法:将大葱切碎油砸至
    天河 68166 浏览
  • 坚记长寿面

    介绍: 坚记长寿面柜台里码得正规正矩的硕大的长寿面,是广州其它面店所欠缺的。据说与西方人过生日要吃蛋糕一样,从前人们每逢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吃上一碗长寿面以示好意头,在
    天河 83351 浏览
  • 韭王鲜虾肠

    介绍: 韭王鲜虾肠是西关美食,肠拉得很薄,透明,很爽口,不粘不腻。 里面的陷很多,加了时菜,尤其爽。 特别是鲜虾,红的虾,黄的韭王相配,可谓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 酱油
    天河 12117 浏览
  • 陈添记爽鱼皮

    介绍: 陈添记只卖三样小吃:祖传爽鱼皮,豉(chǐ)油王蒸猪肠粉和传统艇仔粥。 1陈添记简介 最出名的是爽鱼皮,用魭鱼皮来制作,做好之后冰冻着。很爽口,加上花生、芫茜以及上浇
    天河 72161 浏览
  • 西关三星大包

    介绍: 往时的西关三星大包,只是店家用卖剩的叉烧、肥肉、菜梗等下等料作馅,包皮特别大,每只足有4两重,苦工们吃了既顶肚子又能下酒,因而成为穷苦大众的至爱。 现在的三星
    天河 6890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