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酪

雪花酪
介绍:
 
  每年农历四月,城隍庙开庙门的时候,大殿前东配殿的台阶上,就有卖雪花酪的。那是把一个圆铁筒放进一个比它略矮的圆木桶里;木桶比铁筒直径要大,铁筒周围填满了碎冰块。制作时,铁筒内倒入鲜奶、凉开水、白沙糖等(老字号的还要加入各家的密制口味配方)。再用皮带缠在铁筒外皮上端,用人力反复拉动皮带转动铁筒,筒内的水珠间结冰。(到了现代人工制冷就改为电动制冷了)为了不使其结成冰块,制作人要用一根竹片,多次剔除筒内壁上的冰层,使筒内保持半流质,即“酪”的状态。铁筒在木桶的冰块中转动,越转越“糨”,一直到呈浓小米粥状,就可以了。
  雪花酪食之较冰激凌爽口,但制作全凭人力,是很中国的冷食。北京的天桥,天津的老三不管、鸟市都有制售的。
  雪花酪又被戏称“土法冰激凌”,是旧社会穷人孩子能买的起吃上的零嘴。冬天凿出永定河上的大块浮冰,用草席包裹放入...往往是孩子苦哭哀求,大人挣不过,买一碗雪花酪,全家7、8个孩子分着吃。
  在冰激凌出现之前,我国有类似的冷食,就是雪花酪。 
  明清时,北京出现了雪花酪的雏形;是用刨床将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酪(果子干)、红果酪及浓酸梅汤浇入,在木桶或瓷盆内用棍搅拌,然后盛入盅内,半饮半嚼。其名称传说不一,有的说叫“冰果酪”,有的说叫“雪茶”。说“雪茶”的人说,宫里忌讳“雪”字与“血”字同音,中间加了一个“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雪花茶”变来的。何时变的?不清楚。 
  每年农历四月,城隍庙开庙门的时候,大殿前东配殿的台阶上,就有卖雪花酪的。那是把一个圆铁筒放进一个比它略矮的圆木桶里;木桶比铁筒直径要大,铁筒周围填满了碎冰块。制作时,铁筒内倒入鲜奶、凉开水、白沙糖等(老字号的还要加入各家的密制口味配方)。再用皮带缠在铁筒外皮上端,用人力反复拉动皮带转动铁筒,筒内的水珠间结冰。(到了现代人工制冷就改为电动制冷了)为了不使其结成冰块,制作人要用一根竹片,多次剔除筒内壁上的冰层,使筒内保持半流质,即“酪”的状态。铁筒在木桶的冰块中转动,越转越“糨”,一直到呈浓小米粥状,就可以了。 
  雪花酪食之较冰激凌爽口,但制作全凭人力,是很中国的冷食。北京的天桥,天津的老三不管、鸟市都有制售的。
旧时北京的孩子,夏天最高兴听到的吆喝就是 “酸梅汤,玫瑰露,大碗的雪花酪咧……”对胡同里的孩子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于是孩子就会磨着大人要上两个铜板,然后拿上大碗跑出来,向卖雪花酪的小贩买上一碗。孩子睁大眼睛,盯着小贩用冰镩子从大块的冰上镩下冰花,然后把冰花装到碗中,再从玻璃罐中舀出红色或黄色、绿色的糖水浇到冰花上,最后从小贩手中接过大碗跑回院子。这个过程孩子会尽量接近装冰的大木桶,一边看小贩操作,一边享受那凉凉的气息,这时虽然还没吃到雪花酪,但是仿佛已经感受到通体的清爽了。
  淡黄色的细沙一样的冰被一勺一勺地装进一个塑料杯里,装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开始熟练地往里面加各种佐料:炒熟的花生仁、瓜子仁、葡萄干、小山楂块、豆沙、麦仁,浇上不同口味的果汁,然后,舀起一大勺细沙往杯上一扣,抹一个圆圆的“帽子”出来,配上吸管和小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雪花酪就可以入口了。用小勺轻轻地送一口到嘴里,清凉、甜香、细滑,满身的暑意顿时消失全无。
  今天,如果我跟你说,有一种冷饮叫做雪花酪,你一定诧异纳闷,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冷饮。雪花酪又被戏称“土法冰激凌”,是旧社会穷人孩子能买得起吃上的零嘴。宋代有了类似今天的雪花酪的食品,例如砂糖冰雪冷丸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之类(四水潜夫 《武林旧事》),杨万里还写了诗:“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西方的冰激凌也是学习中国的雪花酪,被马可波罗学回去改良了的雪花酪。
  冬天凿出永定河上的大块浮冰,用草席包裹放入地窖。夏天时取出,用特制的冰刨刨下一碗冰渣,兑上鸡蛋清、山楂汁,再撒上果脯便制成了雪花酪。当时冰激凌已经在国内出现,但只有少数富人的公子千金才能享用。这种“土法冰激凌”比较受穷人家孩子喜欢。往往是孩子苦苦哀求,大人拗不过,买一碗雪花酪,全家7、8个孩子分着吃。雪花酪就是冬天冻的天然冰制作的,一点也不卫生。可是不知道是那时的病菌少还是孩子的抵抗力强,吃了那么多雪花酪却从来没拉过肚子。现在的雪花酪全用卫生冰了,配料也丰富到各种果料,只是价钱要贵得多了。那时候春夏秋冬,不管什么季节都喜欢来一碗雪花酪,让卖家给多放点儿葡萄干都觉得是无比的幸福事儿。
  • 本文分类:朝阳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2344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29:16
  • 本文链接:雪花酪
相关推荐
  • 北京油鸡

    介绍: 北京油鸡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距今已有300余年。是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有凤头、毛腿和胡子嘴特征,肉质细致,肉味鲜美,蛋质佳良,生活力强和遗传性稳
    朝阳 21350 浏览
  • 北京酱黄瓜

    介绍: 酱黄瓜具有独特的风味,以脆嫩爽口、香甜鲜美著称,被誉为酱菜之宝。 1绝密配方: 1.黄瓜10斤 2.小尖椒0.5斤 二者用一斤盐淹透后将水挤掉 3.大蒜7头,切片 4.姜(最好嫩姜)
    朝阳 25246 浏览
  • 油条

    介绍: 油条,又叫油馍、油果子、麻花、油炸果、油炸桧。油条是一种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面食,口感松脆有韧劲,是中国传统早点之一。人们一般与豆浆一起食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
    朝阳 9976 浏览
  • 郎家园枣

    介绍: 郎家园枣是赫赫有名的北京特产水果。在朝阳区王四营乡的500亩枣园内,一颗颗红艳艳的枣子挂在枝头,宣告这一阔别北京市场40多年的特优枣品种恢复种植成功。 栽培历史悠久
    朝阳 63179 浏览
  • 二锅头酒

    介绍: 北京是二锅头的发祥地,红星二锅头是北京二锅头始创者。北京四十几家白酒厂均生产北京二锅头酒。山西、内蒙古等地也有生产二锅头的。 普通瓶装在北京以56度为主还有55度
    朝阳 7439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