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红糖

义乌红糖


介绍:
 
  义乌“红糖之乡”的名声传扬已久。红糖又名义乌青,早在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就被授予了特别奖。为义乌著名的大宗土产品。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甘甜味鲜,清香可口
 
1 义乌红糖传统的加工方法  
  是用牛拉木车绞蔗汁(近年多改动力压榨),用柴烧铁锅煎熬制糖。因未经提纯,保留的养分较多,营养价值胜于白糖。据分析,每500克红糖中,含钙190毫克,为白糖的9倍;含磷300毫克、铁38.5毫克,均为白糖的4倍;含葡萄糖为白糖的19倍;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白糖多。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烟酸等成份。具有舒筋活血、驱寒去湿、暖胃强身诸功效。产妇食之,能恢复元气,丰富乳汁。患急性肝炎的病人适当服红糖,能减少体内蛋白质消耗,使肝细胞再生。
 
2 红糖史话  
  红糖,榨取于糖蔗。义乌用糖蔗榨制红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本县合作乡店里村《贾氏宗谱》记载:“贾维承,号明山,生于明万历甲辰(公元1604年)。成人后,人刚毅,善学善识,广游四方,交友甚多。于清顺治年间,客游闽越,时值绞蔗做糖,便专心留意,摹其木制糖车式样,教人仿做成功,取其糖蔗绞榨红糖。邑人享其美,利至今。”可知红糖加工起源大概。糖蔗种植则远在此之前,但只当鲜果食用。本世纪初,红糖产区还只取于现在义亭区和佛堂区周围,30年代才逐步扩大到城阳区。
 
3 红糖的产与销  
  历史上,义乌红糖的生产规模小,生产工具和工艺技术都十分落后,产的糖数量少,质量差,是为自食自用的自给性生产,逢好年景,农民除自食自用外,也挑往集市,少量出售。待红糖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以后,红糖市场开始出现。出县城往西南30里的佛堂镇,由于水上运输方便,历史上是商业较发达的集镇,也是红糖的主要集散地。每当红糖上市旺季,县内外客商云集,来自外地的客商主要有兰溪朱正大行,年运销量少则十几万斤,多则几十万斤。本地经营红糖业务的主要是南货栈业,只搞零售,个别的资本稍雄厚也兼外销。如原佛堂镇瑞祥泰店主、原工商业者王宗海和糖行老板裘仲豪合资经营,并借助上海糖行的势力,把红糖运销江苏、安徽、江西等地。这种联合经营的组织和方式一出现,“生意经”也就比较讲究了,如把红糖划分等级;按级定价,既搞零售,也搞批发。由于严格了红糖质量的划分,经营范围的扩大,“义乌青”在外地市场和其他“青”种竞争中,逐步显示了威力,名气也不断提高。
 
  日寇侵入浙江以后,各地交通闭塞,民不聊生,市场萧条,红糖的生产和销售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市场红糖奇缺,价格暴涨,曾出现一担红糖十担谷的比价。于是一些不法商人以次充好,掺假使杂等行为也时有发生,“义乌青”的声誉也受到影响。
 
  抗战胜利以后,外省食糖流入浙江市场,红糖滞销,卖糖难成了糖农的一大心病,压抑了糖农的生产积极性,红糖生产一年不如一年。到1949年全县红糖产量仅7万担左右。
 
  解放以后,红糖生产迅速发展。到1954年,全县红糖生产量已达18万多担。生产发展了,市场又活跃了,购销业务十分兴旺。据统计,当年全县、乡两级供销社共有25个红糖收购点,另外还组织下乡巡回收购,旺收季节,每日收红糖1500多担。县工商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组织下,红糖购销工作非常活跃,协助各地收购点快收快调,今天收,明天调,将红糖运销杭州、嘉兴、宁波、舟山、金华等地,成绩显著。从那时起,义乌红糖声誉大振,产、销量占全省数量的三分之一还多,成为全省红糖的主要产区。1982年,全县食糖生产量达到29万担,比1949年增长4.2倍。
 
4 红糖的加工  
  随着工业的发展,义乌糖的加工也经历了一个纯手工、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的发展过程。据民国九年《义乌县志》残稿记载:“制糖厂民国六年在佛堂镇开办,颇著成效。”但只此一句,说情已不可知。可能时间很短,规模很小,因此也没有把情况详记下来。抗日前在普遍采用牛拉木车(或石头滚子)的落后办法榨糖的同时,在当时的义亭镇有个上海人开始用压榨机榨糖,效率倍增。使这个村农民开始尝到了体力消耗省、工效高的甜头,给周围农民大开了眼界。接着佛堂镇又有人开始用改良办法制取赤砂糖。直到1933年,当时的省政府拨了部分款子,由县实业科长肖家点兼主任委员,在江湾村开始办机制糖厂,用机械压榨,用离心机制取白糖,并加工冰糖。这在当时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周围的农民去看的很多。但这个厂不仅规模很小,更由于糖水榨不干净,经济效益很差,后不就得不采用直接向农民收购糖水制糖办法。抗日开始,这个厂迁移到丽水。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提高义乌糖的质量和解决农民的繁重体力劳动,曾作过很多努力。1956年前后的义亭的雅文楼、王宅乡的东山、合作乡的晓联办了半机械化糖厂,用动力压榨,用改进了的土法熬糖,制的仍然是红糖。直到1965年12月,一座日榨鲜蔗500吨的完全机械化的糖厂,终于在佛堂镇西北的杨宅村附近拔地而起(1982年已扩大为日处理1000吨)。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逐步采用了机械压榨。到70年代,几百年来的牛拉土榨办法已全部被淘汰。过去2个多月榨期现在只要20天左右就可以加工结束。糖农再不要担心绞糖时受低温冷冻而遭受损失了。
  • 本文分类:苍南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94595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32:01
  • 本文链接:义乌红糖
相关推荐
  • 金华火腿

    介绍: 金华火腿是 浙江金华风味食品。相传起源于北宋,北宋名将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士,因路途遥远,便撒盐腌制以便携带。腌制而成的猪腿色红似火
    苍南 11423 浏览
  • 东塘狗肉

    东塘狗肉是大陈楂林一带很早就流传下来的风味美食。是现杀活狗烧烤而成。老嫩得当,香气扑鼻,其名声闻名市内外。
    苍南 54605 浏览
  • 山花梨

    义乌山花梨为浙江梨的优良地方品种,产于华溪、塘李等乡。果实呈卵形,一般个重约200克以上。果皮细而薄,为黄褐色,果肉雪白嫩脆,汁多味鲜甜,有的微带酸,果心小,石细胞较
    苍南 3027 浏览
  • 宗塘豆腐

    、宗塘豆腐:正宗的宗塘豆腐取用本地上乘的大豆、宗塘村的泉水,用山口的柴煮。豆腐制好后,当即食用,味道鲜嫩、爽滑、可口。
    苍南 87940 浏览
  • 夏演千张

    夏演千张以洁白如纸、厚薄均匀、柔韧性强、清爽可口而闻名于市。它以本地产优质大豆为原料,清水浸泡后用细石磨磨成豆浆,经烧煮过滤后用千层纱布浇铸挤压而成型,俗称千
    苍南 8798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