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粑粑

  从前,桂林一带过春节,乡下人进城走亲戚,总要挑一担粑粑上来送给主人家。那粑粑圆如满月,白如玉雪,放在水缸里,只要勤换水,存放一年半载也不变质。放在火上烤,粑粑慢慢地就变得软软和和的,然后包上酥糖,好吃极了。那粑粑以兴安的最为有名,故叫兴安粑粑。渐渐地,逢年过节,城里人拿了米也到乡下去加工,成了桂林的一大民风民俗。
  兴安粑粑是兴安人民冬春两季的主食品之一,也是人们用以作为互相敬重而赠送的礼品。凡民间重要喜庆节日礼仪,如婚丧大事,造屋上梁,祝寿生诞,或春节访亲会友,都是携带粑粑前往。特别是春节拜年,更是少不了的重礼;晚辈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祝晚辈和睦幸福,都要送一个锅盖大小的“团圆粑粑”,它比酒肉礼品还要贵重。
  兴安粑粑用糯米舂打而成。腊月下旬,人们先将糯谷碾成白米,反复筛选去壳去糠,然后蒸成糯米饭,起锅趁热放在石碓中用特置的粑槌舂打黏合,再放在木板上用手压成圆形。冷却后放一星期,存入装冷水的缸内,就可存放数月而不霉烂了。吃时只要炭火烘烤就行,其味香甜可口,油润饱人。如夏秋之间,碰上亲友家有喜庆之事,也可临时舂打,但其味总不如腊月粑粑可口。
  粑粑的食用方法多样,水煮、干煎、油炸、烘烤、水蒸皆可。人们外出劳作,带上三五个粑粑,饿了,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围上石头,弄些干柴草,烧火将粑粑烤熟后,往凸起的粑粑中间里塞进一粒糖或包进带去的菜,即是一餐美味佳肴,其味香甜可口,油润饱人。

  随着农村体制的改革和时代发展,现时农家已不再像大集体年代时每户打两三百斤糯米粑粑,只是打三五十斤糯米粑粑自用或送给亲友。此外,有的人也用机器加工粑粑,但吃起来总觉得不如人工用碓舂打的粑粑口感好。
 
  • 本文分类:灌阳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56263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26:28
  • 本文链接:兴安粑粑
相关推荐
  • 兴安猪脚粉

    “兴安猪脚粉,吃了好爽神”。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兴安猪脚米粉得到了当地食客和到兴安商旅客人的追捧。每当早餐时段,该县的猪脚米粉店,往往是人车络绎,食客人头攒动,或站
    灌阳 56870 浏览
  • 桂林兴安葡萄

    广西兴安县以盛产葡萄出名.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是湘江、漓江的主要发源地。自1985年引种巨峰葡萄,经过二十多年实践、总结、提高,
    灌阳 83477 浏览
  • 兴安南源禾花鱼

    南源村委地处兴安县城西北7.5公里处,全村八个自然村,十二个经济合作社,总户数630户,总人口2480,有水田2159亩。该村祖祖辈辈都有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习惯,养殖禾花鱼已有几百年
    灌阳 59065 浏览
  • 兴安米花糖

    米花糖,是将大米加热膨胀后,拌合蔗糖汁让其冷却,再切成方块,用白湘纸包上出售的一种糖果,在桂林地区,以兴安米花糖最著名,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老少皆宜,深受农村消费
    灌阳 1490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