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猪主要产于广西的全州县。产区多为沙壤土,江南多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地理分布:
分布在灌阳、兴安、资源、龙胜、灵川、临桂、恭城、平乐、荔浦、阳朔、富川、钟山及贺县等县。
分布在灌阳、兴安、资源、龙胜、灵川、临桂、恭城、平乐、荔浦、阳朔、富川、钟山及贺县等县。
外貌特征:
东山猪的毛色多为“两头乌”,少数个体背腰部分有大小不均的黑斑。
东山猪的毛色多为“两头乌”,少数个体背腰部分有大小不均的黑斑。
两头乌的特点是:
前躯沿耳根后缘至枕骨关节以及后躯的臀加尾根周围均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本种体型大,前腰平直而稍窄,体长较胸围大10至20厘米,胸深,腹大而不拖地,后肢开张。发育匀称。头清秀。嘴筒略长而平直。面略宽。额有较深皱纹。耳大而下垂。四肢强健。立系。乳头分布均匀,一般为12~14个,小数为16个,发育良好。

品种性能:
东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9.02公斤,体长132.29厘米,胸围114.86厘米,体高74.36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24.31公斤,129.30厘米,118.36厘米,66.40厘米。东山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前躯沿耳根后缘至枕骨关节以及后躯的臀加尾根周围均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本种体型大,前腰平直而稍窄,体长较胸围大10至20厘米,胸深,腹大而不拖地,后肢开张。发育匀称。头清秀。嘴筒略长而平直。面略宽。额有较深皱纹。耳大而下垂。四肢强健。立系。乳头分布均匀,一般为12~14个,小数为16个,发育良好。

品种性能:
东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9.02公斤,体长132.29厘米,胸围114.86厘米,体高74.36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24.31公斤,129.30厘米,118.36厘米,66.40厘米。东山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产品开发
东山猪肉质鲜嫩,瘦肉切面呈大理石状,味道鲜美,特别适合开发,可加工成各类高档肉制品,如烤乳猪、腊肉、腊制五花肉、扣肉、火腿、香肠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风、香、味、形俱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