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马肉米粉

 
  桂林市的马肉米粉,始于清末,因以马肉、马下水作佐料而得名。一般用一种很小很小的碗盛装,一碗米粉只有15克。有的人一口就能吃下一碗且吃一次粉不是以一碗两碗论,而是以十碗甚至几十碗来计算。另碟配有花生、辣椒、芝麻油、蔬菜等佐料,即可开胃送粉,又可下酒。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桂林马肉米粉。
  马肉的制备就很奇特,通常把马宰杀后,多将马肉切成条状,拌好调料等配料,放在缸里腌3~5天,取出在沸水锅里涮一下,再放北风天里晾10天左右。用时再用温水洗去灰尘,然后去油,捞起切成薄片,就可以食用了。这样的马肉,色泽似玛瑙,入口细嫩,多吃不腻,马越肥、肉越香。米粉则直接在马骨汤中烫热,连汤盛入碗中,铺上马肉,撒点葱花、芫荽,淋上花生油,放少许辣椒酱和蒜末,美味的马肉米粉就可以开吃了。另外,马肉米粉的俏料不仅有马肉,还有马肝、马肺、马肠等上、下水。这些上、下水的味道比马肉还好,因而其价格比马肉还贵。
  马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铁、磷、钙和维生素等,其中有的成份还稍丰于猪牛羊,对补身、健肾、和胃、旺血都有一定功效。制马肉米粉最有名者,莫过老字号店家“又益轩”。“又益轩”位于今依仁路口。当时慕名而来的文人骚客不乏其人。据说,当时某大画家在桂林,以卖画为生,家书数填,屡催不返,问其缘由,答曰:我就是舍不得桂林的马肉米粉。足以可见马肉米粉的魅力了。
  • 本文分类:桂林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26063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01-30 16:25:14
  • 本文链接:桂林:马肉米粉
相关推荐
  • 桂林白果

    白果学名银杏,又称公孙果,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为广西桂林特产之一。白果性凉,营养丰富,夏天最宜食用。桂林地区的兴安县、灵川县,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
    桂林 33657 浏览
  • 全州文桥腊胆肝

    文桥人制作和食用腊胆肝始于何年何代,具体时间已无从考究了,但据该地老辈讲,最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该乡文化站站长易著蔚介绍,他曾在上世纪六十年未看到一本家谱,记载着
    雁山 20395 浏览
  • 资源金银花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
    阳朔 32952 浏览
  • 桂林特色菜--炒柚子瓤

    桂林的沙田柚自古以来作为贡品,是柚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现如今,柚子作为一种时令水果,也深受百姓的喜爱。桂林众多柚子品种中,以阳朔沙田柚最为出名,沙田柚个大、外皮纯
    桂林 4876 浏览
  • 永福山葡萄酒

    永福山葡萄酒选用广西山区的野生山葡萄和种植山葡萄采用传统与现代酿酒技术精心酿制而成,果香怡人,甜酸适度,既有野味又爽口开胃,且酒度低,适量饮用,有益健康,是日常饮
    象山 2218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