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糍粑(粑粑)


  恭城美食中光粑粑就有十数种之多,有水浸粑、糍粑、芋头粑、萝卜粑、糖粑、船上粑、大肚粑、柚叶粑、桐子叶粑、油炸粑、艾粑、狗舌粑、羊角扭(粽子)、黄毛粽、粟粉粑、印子粑、发糕粑、水糕粑、灯盏粑(斗斗粑)等等。
  恭城人有句俗话:“油茶当饭,莫忘粑粑”“鸡头鸡脚好送酒,糯米粑粑好送茶”。讲的是很多人虽然是干体力活的,但早餐一般只喝油茶不吃饭,靠几个粑粑抵挡饥饿。粑粑大多以糯米为原料,有时确实比吃米饭更耐饥。也许是这种原因,恭城人对粑粑情有独钟,一年做粑粑不断,吃粑粑不断,还把做粑粑吃粑粑当作过节的一种象征,每逢过节家家户户必做粑粑吃粑粑,而且每一个节气的粑粑各有不同。
  清明节做艾粑:在恭城的田间地头,用来做艾粑的艾叶随处可见。这种艾叶与端午用来避邪的艾蒿相似,但没有硬而高的茎秆,做出来的艾粑没有丝毫的纤维,整个绿而晶莹剔透,吃在嘴里散发出艾叶特有的清香。恭城人做艾粑,一是用来供奉祖先,二是利用艾粑这一具有药性的野菜来清凉解毒、祛病强身,三是利用做艾粑使全家老少聚在一起,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端午节做棕粑:恭城人把棕子称为黄毛棕,因为恭城捆绑棕子的材料是恭城本地特产的一种叫做黄毛叶的草。恭城黄毛棕的个头很大,这与南宁、柳州等地做的棕子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直径达10厘米,长度为30至40厘米。恭城黄毛棕是用纯糯米做的,一般蒸熟后横切成约1厘米厚的片状蘸姜糖水吃,别有一番风味。恭城黄毛棕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给年轻的男子拿到未来的岳丈家“撂节”(送礼)。
  七月半做狗舌粑:恭城人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或者从七月初七到十四日隆重纪念祖先,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就要把祖先的魂灵“请”回家中供奉,而供奉的一个主要食品就是狗舌粑。狗舌粑因形似狗舌而得名,一般是将糯米磨成粉,加入黄糖,拌水后做成一个个狗舌头模样的糍粑团,然后裹上黑芝麻粉,再用高粱叶一个个地包好,用大锅蒸熟。狗舌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温度很高的七月天里不容易馊。
  中秋节做大肚粑:大肚粑可以说是“超级汤圆”,因为它的做法与吃法和汤圆极其相似。不同的在于大肚粑个头是一般的汤圆的数倍甚至十倍,馅更是丰富得多,一般有香菌、木耳、黄笋干、槟榔芋等恭城山货和土特产。中秋佳节在我国讲究月圆人团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两三个大肚粑,那个场面绝对不会比元宵节一家人在一起吃汤圆逊色。
  除此以外,恭城人还会在春分、六月六、冬至、小年夜、春节等节日里做羊角扭小粽子、松糕粑、熟粉粑、水浸粑、恩粑、萝卜粑、茜子粑、芋头粑、糖粑、笼粑(年糕)等。随着恭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粑粑这一恭城特色小吃与恭城油茶已逐渐被世人所熟知,成为到恭城旅游的人必尝的风味食品。
相关推荐
  • 桂林恭城槟榔芋头

    恭城槟榔芋纺锤形,是淀粉含量颇高的优质蔬菜,肉质细腻,灰白色带有紫红色槟榔花纹,具有特殊的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
    全州 29104 浏览
  • 阳朔叮叮糖

    叮叮糖即麦芽糖,白色固状物,卖糖人会用小木椎敲打小钢凿分出相对应的分量,敲打时会发出清脆的“叮叮”声,故名“叮叮”糖。
    全州 96079 浏览
  • 恭城柚子叶粑

    柚子叶粑,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特有的小吃,在别处是很难寻到的。它的烹饪过程像蒸包子。蒸的时候锅下面放少量的水,锅上用有洞的隔离铁板分层来放。
    全州 88753 浏览
  • 恭城桃子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以水果种植为主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恭城桃子是县内传统的名特优果品之一。桃子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是人们最为喜欢的鲜果之一。
    全州 7853 浏览
  • 恭城红瓜子

    红瓜子是恭城瑶族自治县传统的名特优产品之一。恭城红瓜籽具有粒大、饱满、色泽鲜艳、味香质脆的特点,既可鲜食,又可制作食品,是我国传统产品——中秋月饼的主要原料之一。
    全州 8900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