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全州红油米粉


红油米粉是全州县的传统优秀风味小吃,制作工艺在全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老祖宗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原始的榨粉工具是有漏孔的大木勺,后改用大型的木榨工具,经不断改良,现在用的已是金属原料特制的压榨机。红油米粉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具有营养学价值、药学价值及地方消费习俗和民间制作工艺的研究价值,故早已在区内外闻名遐迩。本地人情有独钟的早点,就是红油米粉。而离乡在外的全州人,想起家乡就会想到红油米粉,红油米粉是游子们的思乡情结。
细粉、红油、筒骨黄豆汤,是全州红油米粉的“三剑客”,马虎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吃出汤鲜粉滑的味。细心地找一找,入口即化的黄豆就在汤里面,一颗,两颗,不会很多,正因如此,为了不让黄豆碎屑溜走,较真的食客干脆把一碗汤全部灌进肚子里。
每天早上,县里人最想的就是来一碗红油米粉。细细的出榨米粉配以猪骨高汤、熬制的黄豆、香香的肉末,最后浇上一层红红的辣椒油,撒上葱花,再配上一根油条,那叫一个色香味俱佳。吃全州红油米粉,讲究一个“早”字,即要起得早,吃第一锅原味的猪骨高汤,吃第一榨刚榨出的米粉,如果米粉榨出的时间过久,米粉的就不够劲道,口感明显下降。
制作方法:
选用青白色的大米,置水中浸泡2天(冬天泡3天),捞出洗净,磨成细浆,再盛入布袋中,榨去水分,做成粉坯子放入开水锅中煮至五六成熟,捞出粉坯放入米粉榨中,通过筛盘加压成线状流入锅里。筛盘有粗细两种,用粗筛榨出的米粉,让其流入半开(水不能全开)的水中煮5~6分钟;用细筛榨出的细米粉落锅煮2分钟便可。然后捞出浸在冷水中,粗米粉浸7分钟,细米粉浸5分钟。捞出除去水分便可加配料食用。所谓红油,就是选用大红辣椒,先用清水煮一下,去籽,再加适量食盐,与煮辣椒的水一起倒入石磨里磨成细浆。再取适量的花生油先在锅里烧热(500克辣椒细浆配200克花生油),倒入辣椒细浆,并不停地搅拌,熬成辣椒酱不沾锅铲时即成了红油。
相关推荐
  • 全州绍水蘑菇

    桂林市全州县绍水镇属亚热带气候,温湿度能满足大多数食用菌栽培的要求。绍水镇物产丰富,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而且有丰富的吨蔗渣、桑枝、木薯秆、稻草、玉米秆(芯
    雁山 53830 浏览
  • 全州桂香梨

    品种名称 桂香梨 选育单位 全州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 品种来源 圆黄梨芽变 特征特性 树势中等,枝条开张,粗壮。叶片宽椭圆形,绿色有光
    雁山 51655 浏览
  • 桂林全州五香豆腐干

    桂林全州县制作五香豆腐干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中叶。被人称之为全州第一香。其含水率为豆腐的25%35%。五香豆腐干是用大豆、全大料、食盐、酱色、五香粉等材料制成的一种食品,
    雁山 11119 浏览
  • 全州文桥鸭

    全州文桥鸭,原产地为全州县文桥镇,《全州县志》记载为本地麻鸭。也称为本地鸭、文桥土鸭、土麻鸭等。
    雁山 42636 浏览
  • 全州血粑豆腐

    历史渊源 血粑豆腐是全州人自古以来情有独钟一种特殊食品,从什么年代开始制作食用已无史考,听老人们说,是老祖宗的老祖宗传下来的,也有人讲,是全州人熏制腊肉后不久就有了
    雁山 81103 浏览